综合虫害

服务项目 > 综合虫害 > 综合虫害

综合虫害

鼠类防治
鼠类的危害

1、鼠类可以直接把病菌传给人类,或通过体外寄生虫间接传给人类。现已知道鼠类至少能传播35种疾病。鼠类传播疾病主要有: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等。

2、鼠类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是在电力方面,鼠类常常进入配电室,引起短路造成停电事故,经济损失非常巨大。


鼠类防制步骤和方法:

一、现场勘查:

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查,调查鼠类的种类、侵害程度、鼠患源头及入侵的通道,综合分析造成鼠患的根本原因。

二、制定详细的防制方案:

防制方案包括:技术方案、实施方案、使用的药剂、不同季节的防制方法、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等。

三、鼠类综合防制

1、前期的消杀阶段:主要进行室内、外区域投放灭鼠饵剂(第二代抗凝血剂),对不允许使用药剂的区域(食品仓库等),设置固定的粘捕设施,在鼠类活动的主要通道上,布放捕鼠设施,在短期内(1-3个月)降低鼠类的种群密度,使鼠密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2、维护阶段:鼠类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局部区域鼠密度得到控制后,不再进行必要的维护管理,鼠类的数量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回升,甚至超过原先的严重程度,本阶段主要进行定期检查统计鼠饵消耗情况,如由于环境的改变,导致鼠情的变化,将实施连续加强处理,把鼠密度快速降低在规定范围内。

3、巩固阶段:本阶段主要进行防御设施的调查与完善,防止外围鼠类侵入室内.
常见鼠类:鼠的种类很多,可分家栖鼠和野栖鼠两大类,在城镇常见的老鼠主要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三种。



综合虫害


    蟑螂 蜚蠊常称蟑螂,是昆虫纲蜚蠊目,蟑螂是昆虫纲中较原始的咀嚼型有翅昆虫之一,早在3.5亿年前它就已经在地球上开始生活了,也是古老的化石昆虫之一。

    蟑螂的生存适应性很强,在蟑螂的发源地非洲大陆,通过海运商务、物资交流,被携带到南美、东欧和南亚等港口城市,之后逐年扩大领域,先传入到温带地区,再扩散到北方寒冷地区,遍及世界各个地方,现已成为重要的家庭害虫、行业害虫和城市害虫。

蟑螂的危害:
一、传播疾病: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重要的如:引起小儿腹泻的志贺氏副痢疾杆菌。蟑螂还可以携带多种原虫,其中有4中对人或动物有致病性。
二、污染环境:蟑螂具有臭腺,能分泌臭液,因而蟑螂的栖息地或怕过的食物和物品,都会留下极难闻的异味,污染环境。也有因蟑螂侵害而导致通讯设备、电脑、精密仪器等发生故障,造成事故,国外有人称蟑螂为“电脑害虫”。

蟑螂防制步骤和方法:
一、现场勘查: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查,调查蟑螂的种类、侵害程度及栖息场所。
二、制定详细的防制方案:防制方案包括:不同阶段蟑螂的防治方法,不同季节蟑螂控制的要点,药剂的使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
三、蟑螂的综合防制
1、消杀阶段:本阶段主要措施:对蟑螂侵害程度较大区域或部位,进行卫生杀虫剂的滞留喷洒,快速降低此区域蟑螂种群密度,对蟑螂侵害风险较低区域(办公区域),投放具有连锁杀灭作用的灭蟑饵剂,同时,因蟑螂卵鞘具有防水功能,不易被杀灭,因此需要经过多次处理,才能有效的控制蟑螂的种群数量,此阶段为期1-2个月。
2、维护阶段:蟑螂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虽然局部区域的蟑螂密度得到控制,但放松对蟑螂的控制,很容易造成蟑螂在短期内再次出现,再次产生严重的虫情变化,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定期检查和药物投放的预防,才能有效的控制蟑螂的种群数量。
3、环境治理:食物和水源是蟑螂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改变蟑螂的栖息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很好的防制效果,即堵塞缝隙,清除杂物和垃圾,收藏好食物,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


综合虫害



家中常见的蟑螂有三种:

· 德国小蠊 -体长12-15mm, 这种蟑螂擅长爬行,雄雌蟑螂的翅膀都和腹部等长,或翅膀稍微有重叠。


综合虫害


· 东方蜚蠊-体长20-30mm,呈棕色至黑色。雌性蟑螂的翅膀退化,而雄性蟑螂的翅膀占其腹部的 ¾ 长;雌雄蟑螂都擅长爬行。


综合虫害


· 美洲大蠊 - 体长20-30mm,也称叫做palmetto bug。它们全身红褐色,前胸背板上有一块褐色斑纹。它们喜欢住在黑暗、隐蔽和高湿的地方。

在厨房或储存食物的地方,可以发现这些蟑螂大量存在。


如何确定是否有蟑螂?
发现活体蟑螂:蟑螂是夜行性害虫,白天隐藏起来,晚上在厨房开灯时很可能看到它们。
卵鞘和蜕皮-蟑螂发育阶段有5-8次蜕皮。
排泄物:一堆宽度小于1mm,长度不等的黑色粪便。
气味:蟑螂会在其居住的地方留下令人不愉快的,发霉的气味。
损害:蟑螂也危害有机物品,包括皮革和书本。

 

蚊类的危害:

    蚊类是重要的卫生害虫,它们不仅刺吸人血,骚扰人们生活和工作,而且传播多种严重的疾病。因此蚊类一直是国内外卫生害虫防制的重要对象。

    蚊类传播的疾病统称蚊媒病,我国流行的蚊媒病有四类: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全世界每年有3亿人患疟疾,其中90%在非洲地区,WHO报告登革热在近10年显著增加,全世界每年登革热514139人,死亡率为1--20%


蚊类综合防制

1、环境治理:是控制和消灭蚊虫的方法,经常改造蚊虫赖以生存、繁殖的环境—“水体”。这是蚊虫防制中的治本措施。

①清除能清除的积水,如清除小型积水容器、缸、罐、盆、瓶等等。

②控制周边环境积水,填补洼地。

③疏通下水道,死水沟。

④及时更换盆景托盘内的积水,保持托盘内无积水,防止蚊类的孳生。

2、化学防制:通过空间喷洒可以快速消灭室内、外成蚊的种群数量,使用化学药剂(缓释剂)可以有效的杀灭水中蚊幼,减少成蚊的种群密度。

3、生物防制:对于景观水池,可以使用生物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H-14和球形芽孢杆菌对伊蚊和库蚊都有效,同时它们对鱼类没有伤害。

4、物理防制:安装纱门、纱窗可以有效的防止蚊类的侵入,结合设置灭蚊灯,有效的减少蚊类的种群数量。

 

苍蝇的危害:

蝇类能机械性携带和传播各种病原体,目前已证实蝇类能携带的细菌有100多种,原虫约30种,病毒20种,蝇类传播的疾病如:

①消化道疾病:痢疾、伤寒、霍乱等;

②呼吸道疾病:肺结核;

③眼病:沙眼;

④皮肤病:细菌性皮炎。


苍蝇综合防制:

    环境治理是控制蝇类的根本措施,对蝇类孳生及栖息场所进行有计划的定期处理,包括对孳生物的清除,蝇类防制实际上包含环境治理和灭蝇两个重要概念,辅以化学防制、物理防制和器械的设置,消灭成蝇和幼虫,有效的减少蝇类的种群数量。

1、化学防制:在蝇类孳生及栖息场所如垃圾房,进行具有持效的卫生杀虫剂的滞留喷洒,蝇类密度高时,在早、晚进行空间喷雾,使苍蝇直接接触药剂中毒死亡。

2、物理防制:使用灭蝇灯、粘蝇板(带)、捕蝇笼等杀灭成蝇。

3、防蝇设施:纱门、纱窗、软帘、风幕机等是有效的防护措施。


综合虫害


白蚁常识:

    白蚁,亦称虫尉, 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五大世界性害虫之一。
    绝大多数白蚁首先由卵开始孵化,变为幼蚁,幼蚁经过分化,变为兵蚁、工蚁和若蚁,若蚁进一步发展变为补充型蚁王蚁后和长翅繁殖蚁,长翅繁殖蚁经过分飞脱翅,变为原始蚁王、蚁后。白蚁有显著的生态特点:群体生活、活动隐蔽、喜爱清洁、信息敏感、分群繁殖。 白蚁属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类,生活史复杂。白蚁按其生活习性又可分为两个类别。一是木栖性白蚁:群体大小不一,在木质建筑物,如木制门窗、木制地板、木制屋、铁道枕木、木制桥梁、枯树等的啮空部分建巢,取食木质纤维,为木材制品的大害虫。木材被蛀变空,建筑物容易倒塌。铁路枕木被蛀,影响使用寿命,对交通安全威胁特别大。二是土栖白蚁:在地面下土中筑巢,或巢高出地面成塔状,称为蚁冢。土栖性白蚁以树木、树叶和菌类等为食。


虫害识别:

    长翅繁殖蚁 体长(连翅)8-10mm。黄胸散白蚁体色棕褐,翅黑灰色,前胸背板深黄色。黑胸散白蚁头、胸皆黑色,腹部颜色较淡,触角和翅黑褐色。兵蚁 体长5.3-5.8mm,头长方形,从侧面看,黄胸散白蚁额区突起,浅黄色。黑胸散白蚁额区平坦色较深。上颚均黑褐色,刀形。


生活习性:

    食性比较广泛,以木食为主,对木材的选择不如家白蚁严格。凡是含纤维质的如棉麻织品、竹器、纸张等都是其蛀食对象,尤其嗜食低洼潮湿处的木料。

    危害方式一般是由低到高,往往是先从地枕、地脚枋、梯脚、门框脚、柱脚、煤槽等底部蚀起,逐步向上发展。活树或树茎则多是从根部皮层向内蛀入,再往上部蔓延。黄胸散白蚁危害到楼层的比较少见。黑胸散白蚁则有危害到木梁、并在梁上筑巢的,这种情况见于楼层经常潮湿处。散白蚁蛀蚀亦有季节差异,由于其耐寒性比家白蚁强,蛀食活动期也特别长。气温在10℃以上时,活动并无减弱。湿度对活动影响是主要因素,每年二月升温起至六月,长江流域雨水多,湿度大,散白蚁危害猖狂,以四五月为高潮。秋季多阴雨时有第二次高潮,秋、冬干旱时地表上活动较弱。散白蚁群体小,有时整个巢群聚集一处,有时则分散危害,在危害处只发现少量几个白蚁,蛀蚀地枕,往往是逐段推移。 繁殖特征: 黄胸散白蚁在先年9-10月即已羽化成熟。成熟前,双翅由灰白色逐渐变为黑褐色,成熟后聚集一处,并不活动。待次年2月升温时,温度在17℃-20℃的晴天开始分飞,分飞时间在午后1-3时许。由于每个群体巢居环境温度有差异,各群体分飞期不一致,同一群体的长翅繁殖蚁羽化成熟有先后,所以有多次分飞,分飞期要延续到4月结束。也有未经分飞,在被蛀物内部脱翅的现象。黑胸散白蚁的长翅繁殖蚁在当年3-4月羽化成熟,4-5开始分飞,6月结束。分飞在午后3-5时进温在20℃以上)。

    我国常见种类 1、台湾乳白蚁; 2、黄、黑胸散白蚁; 3、黑翅土白蚁; 4、黄翅大白蚁; 5、截头堆砂白蚁。

 

白蚁的危害

白蚁对建筑物的危害,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危害尤其严重,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隐蔽性:白蚁属于隐蔽性昆虫,害怕阳光。危害树木及其他物品时,外表看似完好,内部却“千疮百孔”。每年4、5月份大量繁殖蚁分飞,配对落地,生存繁殖,建筑新蚁巢。白蚁筑巢于土内、墙壁或木材中。广东地区危害严重的白蚁种类—家白蚁,其觅食活动半径可达离巢100米以上的场所,能蛀蚀坚硬木材及腐蚀钢筋水泥,修筑蚁道,到离巢很远的地方去觅食,一旦发现,危害已十分严重。
•广泛性:白蚁危害十分广泛,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如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电讯设备、电缆电线,及树木、书籍、织物等。总之,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用具无不遭受其害。
•严重性:由于白蚁的侵蚀性和高速的繁殖能力,可造成部分房屋倒塌、古树折断、重要资料损毁和消失等,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的危害和不可挽回的损失。

 

白蚁防治原则:

    白蚁防制应贯彻“预防为主,防制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因为白蚁一旦造成危害,纵然施用再多的化学药物,也无法挽回造成的经济损失。寻找隐蔽的白蚁巢穴是整个白蚁防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防制白蚁的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 生态预防法 1. 选择抗白蚁树种 2. 清除白蚁孳生地 3. 使用木材防护剂 二、 生物防制法主要利用白蚁的天敌,如某些细菌、真菌、病毒及原生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制白蚁。 三、 物理机械防制法 1. 挖巢法 2. 诱杀法 3. 热杀法 4. 建沙粒屏障 5. 生物物理法使用高频电流和微波处理,杀死白蚁 四、 化学防制法是防制白蚁的主要方法,主要使用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通过施法达到防制白蚁的目的。


白蚁的灭治:

一、在发现的蚁危害处,想法找到蚁巢或蚁路。首先将灭蚁粉剂尽量能够喷洒到蚁巢内或蚁路内的白蚁身上,使其能够相互传染毒性,达到灭治效果。

二、在发现白蚁危害的地方,将木制门窗框按距离钻孔灌注药液,周边土壤同时喷洒药液,使木材及土壤都含有的毒素,白蚁活动触毒取食都会中毒而死亡。

三、诱杀法,可在发现白蚁危害处设立诱杀桩,诱杀坑,诱杀堆,诱杀毒饵等。以上三种灭蚁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另外还有熏杀法,像国外现在采用热气杀灭法等,也都在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灭治白蚁的方法很多,但主要还得根据具体的白蚁发生的环境及周边情况,去具体的对待而制定具体的灭治方法。


白蚁的预防:

    白蚁危害触目惊心,近年来,白蚁危害新建房屋建筑日趋严重,为了从根本上控制白蚁危害,应当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72号《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也明确规定“凡白蚁危害地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的房屋实施白预防处理”。很多省(市、县)都有白蚁防治的地方性法规。

(一)白蚁的来源
1、飞入——有翅成虫从室外趋光扑飞进入室内,选择适当部位繁殖营巢危害建筑物。
2、残留——原建房地基中有白蚁,施工时未清除。
3、爬入——周围环境中的白蚁群体通过土层延伸进入建筑物内取食破坏。
4、移带——带有白蚁的木材用于新建房屋和制作家俱,或将有白蚁的杂物带入室内。

(二)新建房屋预防白蚁措施

1、新建房基的处理

2、墙外土壤处理
(1)墙外基础沟回填土前,对残留未经清理或现浇混凝土结构之后无法拆除的木模板以及含纤维类杂物的基础沟,应喷浇药液。

(2) 墙外基础沟回填土后(填平未经夯实),在沿外墙面50cm宽度范围内喷浇药液。根据土壤湿度、渗透性,每米均匀连续喷浇稀释剂3000g 左右,使药剂渗透深度达30cm左右。

3、室内地基地坪处理
(1)室内地基回填土前,对残留未经清理或现浇混凝土结构之后无法拆除的木模板以及含纤维类杂物的地基或基础沟,应喷浇药液。
(2)室内地坪回填平整后,在浇混凝土地坪或搁置防潮架空板之前,在离内墙面四辕50cm垫层喷浇药液。根据地坪渗透性,每米均匀连续喷浇稀释剂 3000g左右。厨房、卫生间等经常受潮的房间,用外来杂土回填的地基,地处旧城区或山边杂地凡室内未经开挖的部分地基,都可能有白蚁隐患,应施药。根据地坪渗透性,每平方米均匀喷浇稀释剂 3000g左右。

4、木构件处理
木门框、木窗框在成批制作完成,涂刷沥青前用药液喷涂其贴墙着地部位。根据门窗框吸附性,每只涂刷稀释剂150g左右。其它木构件如木砖、木屋架等,凡是贴墙着地或构件间交接的部位均要施药处理。

5、其它部位处理
凡从地下通往室内的电缆、管道入口处周围的土壤,基础沉降缝、伸缩缝等,应采用墙外毒土的方法进行药液处理

灭白蚁,找到蚁穴.灭白蚁人员为根据您的情况,选择适合您的方式,一次性解决.如果只杀表面白蚁,是治标不治本的。切勿贪图便宜,白费工夫和费用。


城市有害生物图

综合虫害

上一个: 消毒服务
下一个: 综合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