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在自然界的微生物中,大部分对人类是无害的,一些对人类还是有益的,仅仅少许能够导致人类的病害。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微生物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益处,比如健康人群肠道内的正常菌群、青霉素的发现、微生物的发酵等;但是另一方面,微生物也给人类带来了困扰,而且有害的微生物更是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比如材料的降解、流感病毒的变异、食品的腐烂、霍乱、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疟疾、肝炎和登热病等。近年来为典型的病毒传染事件为2011年欧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和2002年底我国广东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这些传染性疾病均给人类带来了大大的伤害和恐慌。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了全球每年有1600万以上的人因细菌传染死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人类之间的接触与疾病传播越来越频繁和密切,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各国政府及民众对疾病预防、卫生安全、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这都促进了抗菌材料的发展。
抗菌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方法两大类。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菌生存环境的酸碱性、脱水等手段杀菌,物理方法则是通过改变细菌生存环境的压力、温度,或者使用射线等物理手段灭菌。而在材料领域,抗菌材料的制备目前主要是通过添加抗菌剂的方来实现,这种方法具有简便、适用面广、效率高、有效期长的特点。
抗菌剂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物质或产品,是抗菌材料的核心。不同的分类方法,抗菌剂有不同的类型。如根据抗菌剂在抗菌材料中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来分,可分为非溶出性抗菌剂、溶出性抗菌剂等。目前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抗菌剂化学成分来分类的,依据此法可以分为无机类抗菌剂、有机低分子类抗菌剂、天 然产物类抗菌剂、有机高分子抗菌剂及复合抗菌剂五种。
1. 无机抗菌剂
无机抗菌剂主要是利用银、铜、锌、钛、汞、铅等金属及其离子的杀菌或抑菌能力制得的抗菌剂。其中应用广泛的是光催化类、含金属离子类和金属氧化物类三种。
与其他抗菌剂相比,无机抗菌剂的优点是耐热性好( >600℃)、抗菌范围广、抗菌力强、持久性好、安全性较高、毒性低、无味和不产生耐药性,缺点是制造困难,工艺复杂,且不同的金属在应用中也有限制性,如铜系抗菌剂颜色较深,银系抗菌剂易氧化变色且价格昂贵,锌及其他金属抗菌效果则相对较差。
2. 有机低分子类抗菌剂
与无机抗菌剂相比,有机低分子抗菌剂的使用历史更悠久,目前已有500余种合成的研究抗菌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有机低分子抗菌剂仅仅有几十种。它们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真菌(如白癣菌)等菌种都有非常好的抗菌效果,常用作防霉、抗菌、防臭整理剂的主体。
有机低分子抗菌剂的优势为:来源广泛,使用和开发时间长,技术成熟,加工方便,杀菌力强,杀菌速率快,抗菌范围广,颜色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等。不论粉末状还是液态有机低分子抗菌剂,大多数可以很好地分散于基体中。但是有机低分子抗菌剂存在毒性,安全性差,不耐热,化学稳定性较差,易水解,容易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3.天 然产物类抗菌剂
天然抗菌剂大多数是有机抗菌剂,其源于动植物的提取物,是抗菌剂中人类接触较早的。主要分为植物类提取物(如桧柏油、艾蒿、芦荟、山梨酸、姜黄根醇、甘草、茶叶)和动物类提取物(甲壳质、壳聚糖、溶菌酶、昆虫抗菌性蛋白质),还有少部分是天 然矿物(如雄黄、胆矾等)。
天然抗菌剂的优点为:广谱抗菌,天 然环保,无毒无害,生物相容性好,来源广泛。其缺点是不耐热,产量受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条件限制,药效普遍较短。
4. 有机高分子类抗菌剂
有机高分子抗菌剂是在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侧链或主链上含有抗菌基团,这类抗菌剂能够克服无机、有机和天 然抗菌剂的抗菌性能不稳定、有毒、易挥发、易渗入人体等不足。按照抗菌基团的不同,目前有机高分子抗菌剂研究较多的有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有机锡、季磷盐、胍盐、季铵盐等。
有机高分子抗菌剂的优点为种类多,杀菌力强,性能稳定,不挥发,无毒,抗菌效果好,抗菌性持久,效率高,缺点是耐热性较差易解离,相容性较差等。
5. 复合抗菌剂
为了克服某种抗菌剂效果单一的缺点,目前也出现了将无机/无机抗菌剂、无机/有机抗菌剂、有机/有机抗菌剂等复合到一起的复合抗菌剂。这种抗菌剂通过复配的形式,扬长避短,协同作用,以使材料的抗菌性能得到提高,并适当延长材料的抗菌时间。近年来,复合抗菌剂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
抗菌材料的开发及利用在国内外有广阔的市场,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抗菌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和多样化。而市场上真正可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抗菌剂种类仍然非常有限。未来拓宽抗菌剂的种类,合成低成本、无毒无害、广谱抗菌、高效的抗菌剂以及开发更多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抗菌材料是研究的之一。在众多的抗菌材料中,有机高分子抗菌材料和复合抗菌材料应该是未来较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相比较于国外在抗菌材料方面的发展,我国起步较晚,多数的抗菌剂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未能真正的投入到生产中,未来应该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抗菌材料的生产及应用。目前,虽然有些物质已经被用作抗菌剂,但是对它们的作用机理还不非常的清楚,未来应该加大基础理论研究,为实际生产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今后,实际使用的抗菌剂必将以简单的整理工艺、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持久的抗菌性能、高度的安全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为人们的生活添姿加彩。